艺术学院“人工智能影像创作与实践”微专业
招生简章
一、微专业简介
本微专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创作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具备AIGC工具运用和数字化内容生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涵盖AI辅助脚本创作、文生图、图生视频、智能剪辑、短视频实拍创作等核心内容,强调以实践项目为基础教学,注重培育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坊与真实项目实践,学生能熟练运用AI工具完成从文本创意到视频影像成品的创作,增强短视频制作、融媒体应用、数字营销及企业宣传等领域的实操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竞争力。
二、招生对象
本微专业面向全校大二、大三的全体学生,涵盖所有学科及专业,计划招收30名学生。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为2年,共设置7门课程,总学分为12学分。
四、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院 |
开课时间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数字文化传播概述 |
1 |
16 |
12 |
4 |
艺术学院 |
第三学期 |
影视剧作与编导实务 |
1 |
16 |
12 |
4 |
艺术学院 |
第三学期 |
视听语言与影像叙事 |
1 |
16 |
12 |
4 |
艺术学院 |
第四学期 |
短视频摄制实务 |
2 |
32 |
16 |
16 |
艺术学院 |
第四学期 |
AI智能影像创意与实践 |
2 |
32 |
16 |
16 |
艺术学院 |
第五学期 |
视频剪辑与特效制作技术 |
2 |
32 |
16 |
16 |
艺术学院 |
第五学期 |
智能融媒体创作工作坊 |
3 |
48 |
16 |
32 |
艺术学院 |
第六学期 |
五、 培养目标及特色
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聚焦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以“影视IP内容创作—智能工具平台应用—数字化传播”为培养链条,致力于培养懂文化、擅技术、会创意的跨界人才。通过系统学习数字文化传播理论、视听语言与新媒体策略,学生将掌握影视剧本创作、短视频拍摄、后期剪辑与特效合成等实践应用能力,并能熟练运用AIGC工具提升创作效率,具备从创意提案到项目推广的全流程运作能力。
2.培养特色
本微专业以“人工智能+影视创作”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理论—技术—实践”三维联动的特色培养体系。课程设置聚焦AI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前沿技术应用,包括AI辅助脚本生成、文生图、图生视频、智能剪辑、数字叙事等核心模块,突出“项目驱动、企业协同”的教学特色。通过智能融媒体工作坊、企业真题实做等实践环节,学生可系统掌握AIGC工具的应用,实现从创意策划、内容生成到跨媒体传播的全流程实战能力培养。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技术实现力与创意表达力,使其成为兼具数字思维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精准对接短视频、融媒体、数字营销等新兴领域的行业需求。
六、师资力量
本微专业的七门课程由九名任课教师负责授课,每门课程由两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在这九名任课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55.56%,而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44.44%。且九名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涵盖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影视、电影等多个与影像创作紧密相关的学科。多数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实案例创作能力。
七、实践教学与社会资源
本微专业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企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所有专业课程均以实际项目或教育部认可的学科竞赛命题为载体展开教学,确保学习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核心实践环节《智能融媒体创作工作坊》与视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引入真实文旅策划项目,指导学生完成从视频创作到数字融媒体交互项目的全流程执行。通过企业导师指导、真实项目演练和竞赛实战,学生将系统掌握AI影像创作技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学习到产出的高效转化。
八、报名及录取
1.申请者须为天津商业大学全日制在读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优良,遵守校纪校规,无任何违法违纪及学术不端记录。
2.如实际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高于拟招生人数,学院将组织所有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者进行面试考核。申请者需按要求提交反映其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创作相关兴趣及实践能力的支撑材料(如相关作品、项目说明、获奖证书等)。学院将组织专家评审小组进行面试,最终依据面试成绩(百分制)由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九、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2025年9月9日9:00—9月16日13:30。逾期不再受理。
2.报名方式为线下报名。申请者须提交纸质申请表(见附表,加盖学院公章)。材料提交地点为艺术学院6教312办公室。
十、联系方式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6教312办公室或添加QQ群号:1012376973咨询。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
2025年9月
